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822|回复: 0

[育儿交流]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?不要陷入这些误区哦!!

[复制链接]

7

主题

0

回帖

43

积分

新手上路

积分
43
发表于 2018-9-18 20:50:0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
孩子发烧时,家长会特别着急,一方面看着孩子难受的样子很心疼,另一方面又担心发烧会烧坏孩子。很多家长更是认为,发烧是许多疾病的根源,究竟是不是这样呢?今天,我就带各位家长正确地认识一下发烧。

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“人为什么会发烧?”首先,我先讲一下人体是如何调节体温的。

正常情况下,人体的体温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,但是人体内的体温调节中枢会通过增加机体的散热或者产热,来试图将正常人的体表温度调控在37℃左右、体内温度调控在37.5℃左右。

那么,为何会出现发烧的现象呢?

简单来讲,当病毒、细菌、支原体等病菌侵犯人体后,人体为了对抗病菌的侵袭,会动用一些防御机制,比如,动用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杀灭细菌、动用淋巴细胞杀灭病毒等等。

而发烧就是最主要的一项启动信号: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上调控制体温的水平,即体温调定点,使人体增加产热、减少散热,从而引起体温升高,最终导致了发烧的现象。

所以,可以说发烧是人体遇到病菌或异物侵袭后,对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,它可以动用人体免疫功能,尽可能并尽快消灭侵犯人体导致发热的病菌或异物,促进免疫系统的成熟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发烧反而是件好事,而并非坏事。

发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体温的升高,很多家长就是先感觉到孩子的额头特别烫,然后测体温才发现孩子发烧了。说到这里,就牵扯到了“发烧时的体温判断标准”这一问题。

家长常问,究竟孩子的体温达到多少才算作发烧呢?

从医学角度来讲,虽然每个孩子的基础体温不同,但当体表温度超过37.5℃时就应该认定孩子发烧了。

此处之所以会强调“体表温度”,是因为家长给孩子测量体温的途径可以是多样的,比如,通过测量耳温、额温、腋下温来获得体表温度,以及通过测量口腔温和肛温来获得体内温度。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,家长采用的都是体表温度进行孩子体温的观测。

不同的测量方式,使得判定是否发烧的体温标准也有差异,家长要特别注意,我们平常说的都是体表温度。

对家长来说,孩子发烧总是让人很揪心,特别是当孩子出现38.5℃以上的高烧时。而与成人相比,孩子好像很容易出现高烧,这又是为什么呢?

实,主要是由于孩子大脑发育还不够成熟,接到体温调节中枢上调的信号后,经常会出现调节过度的现象。

另外,第二个原因就是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体温的水平与病菌刺激密切相关,也与孩子抵抗疾病的能力密切相关。常理上讲,病菌刺激越严重,很可能体温上升越高,体内的调节能力越强,体温也可能就越高。

但体温升高的程度并非与病情完全正相关,不同年龄的孩子,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不同,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渐增大,可能遇到同样疾病刺激程度的情况下,体温也会比小的时候更高。

很多有经验的家长会遇到这样的情况,幼儿急疹出疹子前婴儿体温可达39°-40°,可是孩子患秋季腹泻时体温并没有这么高,孩子小时候患感冒体温只有38.5°-39°,而2岁以后感冒居然能上升到40°以上。

需要提醒家长的是,孩子高热时,有可能因为大脑功能不稳定,而表现出异常的活动状态,引发热性惊厥。

热性惊厥时发生呕吐并引起窒息的情况鲜少发生,家长不必太过紧张,但为安全起见,建议在孩子发生热性惊厥时保持其身体侧位,以免出现呛噎、窒息等意外。

为了避免孩子出现热性惊厥,家长应在孩子的体表温度高于38.5℃时,喂他口服退热药。可以交替服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/或布洛芬的退热药,但要注意,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指药物的成分,而并非药品名称。比如泰诺林、百服咛都是商品的名称,它们所含的成分都是对乙酰氨基酚。

在帮助孩子退烧时,我想提醒家长,不要陷入一些认知上的误区,下面我来一一说明。

先,不要单纯地以“控制孩子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”为目标。

家长要明确控制体温的主要目的,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热性惊厥,另一方面是为尽可能减少人体内的消耗。

所以,退热的过程本身并不是针对引起发烧的原因,因此,与其将焦点都锁定在体温本身,不如多关注引起体温变化的原因,对症用药不如对因用药。

如果引起发烧的原因是细菌感染,那么,针对比较严重的细菌感染,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;如果引起发烧的原因是病毒感染,一般不需要使用针对病毒的治疗药物,可采取对症治疗,并等待病毒5-7天后在人体内自然衰败;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烧,需由医生帮助找到原因,并展开针对发烧原因的治疗。

次,不要仅仅想依靠服用药物来达到退热的效果。

孩子出现高热时,一定是产热增加、散热减少,才能使人体内积聚更多的热量,从而达到体温调定点上移时该出现的体温水平。

而服用退热药达到的效果,是强迫体温调定点下移,当体温调定点下移后,能否实现体温水平的下降,关键在于能否在减少产热的前提下,增加散热。

那么,在帮助孩子退烧时,家长可以怎么做呢?

其实,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帮助孩子发汗、增加排尿和排便,以及增加呼吸等途径增加散热。

但如果孩子没有足够的水分摄入,即便服用退烧药,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。所以,护理中最主要的就是增加水分摄入,给孩子多喝奶、喝水或者喝米汤都可以。

时常会有家长问我,孩子发烧会烧出肺炎或脑炎等其他严重疾病吗?

实际上,发烧属于一种症状,而并非疾病,所以,不可能说发烧会使孩子烧出肺炎、脑炎,或者其他感染性疾病。

但是,肺炎、脑炎或其他严重感染本身会引起发烧的症状,且发烧时不易退烧,即便使用退热药暂时降温了,体温还是会再度升高。这时,家长就要及时带孩子就医,在医生帮助下找到发烧的原因,并针对原因进行治疗。

说到这里,家长们不免会产生疑问:“我们怎么才能知道何时应该带孩子去医院呢?”家长可以结合以下表述,对是否需要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初步判断。

不满3个月的孩子体温超过38℃,3个月以上的孩子体温超过40℃,同时伴有:

拒绝喝水

喝水较多但仍表现得不舒服

排尿少,且口干舌燥、哭时眼泪少

些孩子主诉头痛、耳朵痛、颈痛或说不出的不舒服

持续哭闹

表情淡漠

持续腹泻、呕吐

发烧已经持续超过72小时

孩子发烧并出现以上症状时,建议家长尽快带孩子就医检查。但要提醒家长,带孩子就医,目的是为寻找导致发烧的原因,而不是为了用药治疗,更不是为了求药而去医院看医生。很有可能,有些情况需要治疗,而有些情况医生会建议家长回家继续观察。

所以说,发烧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,不会对人体任何部位造成损伤,即便发烧引起热性惊厥,但只要护理得当,也不会对孩子造成任何伤害。家长在遇到孩子发烧时,不要一味地以控制孩子的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为目标,而应做好护理,同时积极在医生的协助下寻找引起发烧的原因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海景印象城社区之家 ( 陕ICP备11004357-6号 )

GMT+8, 2025-5-5 00:06 , Processed in 0.086261 second(s), 10 queries , Fil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